“世界第一吊” 青春吐出的芳华2024-09-10 03:26:55
“世界第一吊” 青春吐出的芳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5日讯(记者薛海燕)她刚进徐工时,徐工刚刚生产出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吨履带起重机。而此时德国的利勃海尔,已制造800吨的履带起重机产品。她在心中发誓:一定要让中国起重机站上世界之巅。
20年后,她带领徐工科研团队,设计出能一次性起吊3600吨履带起重机,并可变形为一车两用的2000吨级起重机,从而向全世界大声宣告:世界第一吊,属于中国!
她就是徐工集团的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孙丽,46岁的她已在徐工工作了整整24年。干练的短发,质朴的笑容,让人很难相信,她就是“世界第一吊”的总体设计师。24年来,她带领徐工的科研团队进行了多项核心技术研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发明专利20项。
2013年之前,我国2000吨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全部依赖进口,价格、售后服务等都受制于国外。根据徐工集团高端、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吨位的“三高一大”产品战略要求,孙丽毅然扛起了3600吨履带起重机的研发重任。该产品被称为“世界第一吊”,也是国家863项目重要课题之一。面对超乎想象的技术难度,孙丽日思夜想:要吊起4000吨重量,必须有4000吨的配重对称“压着”。这样一来,产品总体承重接近1万吨,还要能移动,究竟该怎么办?
在穷尽所有思路之后,孙丽开始研究桥梁建筑。她认为,桥塔的受力模式和履带起重机的受力模式相似,那么,它们的结构也应该有相通之处。孙丽考察了全国的著名桥梁,尽管桥梁设计理念远远超出了工程机械设计理念的范畴,但却极大的启迪了她的设计思路。然而,当孙丽刚刚在力学领域找到新的设计方向时,用户又进一步提出实现一车两用的全新要求。孙丽再次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大型工程的施工工法,对每个部件都进行了数轮的讨论和优化,她创造性地采用超大型履带起重机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技术,将配重方案做到了7种,臂架形式超过了10种,采用了组合臂架、多机构同步控制、一车多用、超起配重动态平衡等多项创新技术和创新设计理念,设计出真正的国之重器——XGC88000型3600吨履带起重机,创造了3项国际首创技术及6项国际领先技术,拥有80多项国家专利,将我国的起重机设计水平迅速提升到国际前沿,打破了国外企业在超大吨位起重机的垄断地位,迫使国外同类产品的报价下降了20%以上。孙丽也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最美科技人物”、江苏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24年来,孙丽经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日子,但最让她难忘的、也是最让全体徐工人难忘和骄傲的日子是2017年12月12日。那天,习总视察了徐工集团。当习总看着大吊车模型说:“我在宁煤集团看到过”,让孙丽激动万分。孙丽说:“创新让我们不怕苦,创新让我们不服输,创新让我们永不止步。只有创新BWIN体育必赢官网,才能成就我们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