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 开启农机产业新时代2024-09-08 17:16:43
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 开启农机产业新时代去年以来,我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使全市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市农机综合水平达到76.1%,比全省高出8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 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33万亩,落实作业补助资金865万元,居全省前三位。全市创建农机资产性收益试点9个,落实项目资金248.9万元,帮扶贫困户370多户。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去年以来,榆次区农机局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以提升农机装备和综合机械化水平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机规范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强化农机安全生产,使全区农机化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该区的做法是:
——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提升农机发展活力。该区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万亩设施蔬菜建设等农业重点工程,全年向上级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0万元,截至年底,实施补贴资金423.99万元,引导农民投资1569.62万元,拉动农机消费1993.6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689台(套),受益农户达到609户。在购置补贴政策的拉动下,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6.68万千瓦,小麦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
——以农机化项目为依托,促进新技术广泛应用。该区主抓了三个项目实施:一是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建设项目。建设玉米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2万亩,建设机耕道4.4公里,建设“智慧农机”系统,安装GPS终端60台,开展蔬菜生产机械化配套及无人植保机试验示范,引入新型农机装备14台;二是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项目。全年确定完成深松整地作业面积7万亩,其中补贴项目1.2万亩,在什贴镇集中连片实施,辐射推广全区。项目投资42万元,每亩补贴30元;三是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示范面积50亩,主要示范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全程机械化、秸秆有效利用。
——以跨区作业为“助推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夏季,该区组织3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前往河南、河北等地作业,作业面积2.4万亩,纯收入72万元。秋季组织50台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割机前往河北作业,作业面积5.5万亩,纯收入110万元。
——以农机合作社建设为龙头,推进农机产业化发展。去年,该区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意见》,在政策上重点倾斜,资金上重点扶持,项目上重点安排。全年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家,新增农机大户5户,全区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4家,各类农机大户达到101户。
去年以来,太谷县农机中心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积极开展农机化各项重点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科学健康快速发展的进程,为全力打造农业硅谷做出应有的贡献。该县的做法是:
——大力发展电动农机。该县对电动农机新产品实行“奖补对象择优选取,奖补机具自主购买,购机考核同步进行,奖补资金直补到卡”的操作模式,选择了6大类8小类11个农机产品为电动农机奖补产品,奖补资金330万元,购买电动农机1899台。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使机械化作业迈上新的台阶。
——认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去年,该县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50万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农民及所有信息在政府网站农机购置补贴专栏进行公示,并多次核实不可移动农机的具体数量。到年底,已发放购置补贴资金498.19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38台。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62台,玉米收获机26台,受益农户达到353户。
——加强智慧农机建设。为了加快农机作业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去年,该县精心组织,系统规划,认真开展了深松监控终端设备的安装,以补贴与自筹的方式安装深松监控设备81台(套),另外在玉米收获机上安装19套。
——精心组织特色农机具亮相山西农博会农谷现场展示区 。去年 9月15日,中国(山西)特色农博会山西农谷现场展示区系列活动在太谷举行,在农机具展示区,他们精心组织生产厂家与农机合作社,展示了长山药种植开沟机、长山药收获机、薯类新型上土机、薯类收获机、马铃薯种植机、甘薯打孔注水机等大小近百台(套)农机具。同时积极引导农民推进红薯、山药等特色经济作物在种植与收获期使用新型农机,有效地提高了全县的农机化水平,为农民增收提供了科技支撑。
去年以来,祁县农机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思路,统一思想,拼搏实干,使全县的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社会化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据统计,到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20.12万千瓦,新注册拖拉机47 台,联合收割机38台,检验各类拖拉机537台,收割机203台。小麦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96.72%,玉米全程机械化达到89.98%,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55%。该县的做法是:
——农机具购置补贴工作进展顺利。为确保农机购置补贴工作顺利开展,他们采取设立审核岗,成立补贴机具核实小组,对补贴工作人员以及机具进行全面核实登记。全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63.65万元,共补贴农机具281台,收益农户达到215户。
——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扎实有效。该县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引导效应,加快引进推广新型农机具。全年共推广耕整地机164台,种植施肥机21台,收获机36台,动力机49台,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农机的装备水平。
——农机跨区作业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机具的利用率,增加农机户的收入,该县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机户进行农机跨区作业。在夏季跨区作业中,组织96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赴河南、河北等地参加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共机收小麦8万亩,作业面积800亩,纯收入2.5万元。秋季组织30余台玉米收获机到内蒙等地进行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共机收玉米2.3万亩,作业面积700亩。
——智慧农机推广力度加大。去年,该县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任务2.7万亩,为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他们采取“农机部门统一集中招标采购,政府补贴”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通过宣传引导,召开农机户代表会议等形式,在广泛征求农机户建议的基础上,引进100套GPS作业监管系统在全县进行推广。
去年以来,平遥县农机局立足县域实际,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农机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力推进新型农机,使全县农机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到年底,全县新增玉米收获机22台,新增农机大户4个,新注册登记拖拉机、联合收割机53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1%,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完成34万亩,农机化经营总收入达到1.4亿元。该县的做法是:
——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去年,该县争取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656万元BWIN体育必赢官网,已使用428万元,完成补贴农机具218台(件),受益农机户达到158户,带动农民投入购买农机资金1400余万元。政策拉动效应显著,大中型拖拉机、玉米收获机在农机化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每台拖拉机作业平均收入2.5万元,每台联合收割机作业平均收入3万元。可观的经济效益进一步激发了农民购买新型农机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机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精心组织新型农机推广。去年,上级下达该县的土地深松整地任务为6.6万亩,中央财政补贴150万元,省财政补贴15万元,市财政补贴13.5万元,到年底项目实施完成178.5万元。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项目任务,该县积极组织打造智慧农机平台,安装GPS监测系统122台,并组织110名农机手,在山西省农机校举办了深松GPS系统短期培训会,会上生产厂家技术人员对农机手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积极开展农机安全检查。为了维护农机户合法权益,他们安排有关人员下乡入户,重点对全县94户农机维修网点、农机配件销售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共计检查30余次,发现纠正安全、质量问题40余个,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机的安全生产。
去年以来,灵石县农机中心紧紧围绕全市农机工作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使全县农机化呈现出高效、稳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到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4.5万千瓦,发展各类农机4808台,农机作业水平实现机耕100%,机播100%,玉米机收70.34%,小麦机收96.89%,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该县的做法是:
——新型农机专业组织日益壮大,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去年,该县积极探索订单作业、联耕联种、土地托管、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服务模式,使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数达到14个,农机大户达到55户,农机固定资产达到2275万元,形成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为主体,农机专业户为骨干的农机服务体系。
——农机购置补贴扎实推进,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去年,该县采取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服务到位的工作方法,为各类农机实行了购置补贴,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全县新增各类农机具198台(件),其中拖拉机60台,收获机36台,种植施肥机24台,耕整地机78台,受益农户达到110户。已实施购机补贴112.11万元,带动农民投资327.59万元。
——农机深松整地实现新突破,耕地土壤结构有效改善。去年,该县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开展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全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达到2.6万亩,深松整地作业补贴81万元,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效率。
——打造智慧农机新亮点,“互联网+农机”迈开新步伐。该县积极开展“互联网+农机”的工作模式,精心打造智慧农机,建立了农机北斗卫星定位监测系统和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在全县实施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时远程服务和监管,形成自动生成作业面积、实时测亩、实时定位和轨迹查询工作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农机服务和管理水平。
去年以来,介休市农机局按照“振兴崛起,城乡美丽,生活富足,人民幸福”的总体要求,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科学发展,使全市农机化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该市的做法是:
——有效提高农机化水平。为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他们采取多种形式,深入乡镇村宣传农机惠民政策,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共出动宣传人员20人(次),散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现场接受服务80人(次)。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9万千瓦,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 96.9%,玉米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63%。完成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5.4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18台(件),受益农户达到136户,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1.3亿元。
——积极组织实施小麦秸秆还田。“三夏”期间,为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效禁止秸秆焚烧,该市财政安排资金对小麦机收秸秆还田进行补贴,每亩补贴作业费30元。市政府成立了项目检查验收领导组,对各乡镇村进行检查验收,共验收合格面积3.28万亩,补贴资金98.42万元。
——精心搭建智慧农机平台。为保证深松作业质量,提升农机作业管理服务水平,该市大力推广农机深松智能检测系统,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为安装设备的农机手申请补贴资金,每台财政补贴2000元,到目前,为全市80马力以上拖拉机安装农机深松智能检测设备80台,极大地提高了农机监管效率和农机信息化管理水平。
——努力实现农机项目全方位监控。去年,上级下达的农机深松作业补助面积任务为6万亩,该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业区域和作业任务,及时组织已安装农机深松智能检测系统的农机手统一在项目区进行作业,并组织召开了农机深松项目暨农机安全培训会。培训会上江苏北斗卫星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就监控系统的应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有效地提高了农机手的实际操作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